五胡亂華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是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進犯中原,從而建立了北方政權。那么,知道五胡亂華是怎么回事嗎?五胡亂華又是怎么發生的呢?以下見分曉。
五胡亂華是怎么回事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聯盟。百余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開啟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開啟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亂華,是中國東晉時期塞北多個胡人的游牧部落聯盟趁中原的西晉王朝衰弱空虛之際大規模南下建立胡人國家而造成與中華中統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亂華是怎么發生的
五胡亂華的發生皆因西晉的八王之亂而引起。
據悉,西晉門閥士族獨占政權,排斥寒門士族和少數民族貴族,引起后者強烈不滿,八王之亂后,王室兵戈相殘,販賣掠奪五胡人民為奴隸,給各族人民帶來極大災難。西晉政府殘忍腐朽暴露無遺,統治機構分崩離析,統治力量急劇削弱。
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后,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晉朝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華夏大傷”。
胡人趁機起兵,侵擾中原,于是中原大亂。在百余年間,先后由胡人及漢人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又因為鮮卑魏末年的史官崔鴻著有《十六國春秋》一書,該書將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個政權獨立記錄,故又有將此一時期稱為“五胡十六國”、“東晉十六國”者,實則政權的數目遠逾十六個,建立者也不限于胡人
五胡亂華是晉朝歷史上重要的現象,同時有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神州陸沉”、“中原淪陷”等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