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公攻玁狁之戰是發生在公元前9世紀周厲王時期的戰爭,戰斗雙方是周厲王時期的大臣武公和玁狁部族,那么,武公攻玁狁之戰是怎么發生的呢?揭秘公元前9世紀武公攻玁狁之戰是怎么發生的。

玁狁是中國古代民族名。亦作“?狁”、“獫狁”、“葷允”、“葷粥”、“獯(熏)鬻”、“薰育”、“嚴允”等。玁狁即犬戎,春秋之前應稱北戎,之后應稱北狄,活動于今陜、甘一帶,獫、岐之間。相傳遠古時曾遭黃帝驅逐。殷周之際游牧于今陜西、甘肅北境及寧夏、內蒙西部。西周初其勢漸強,成為周王朝一大威脅。周宣王曾多次出兵抵御,并在朔方建筑城堡。
周厲王在位期間,周朝已非常衰弱,獫狁大規模侵犯西周境內,大片土地被侵佔,直接威脅鎬京的安全。於是周厲王命令武公派遣元士多友率兵抵御。雙方激戰的半個月內,共打了四仗,周朝都取得勝利,殺敵350余人,俘獲23人,繳獲戰車127乘,將獫狁逐出周境內,并救回了被俘虜的周人。
武公將元士多友的戰績轉告給了周厲王,于是周厲王賞賜給多友包括青銅在內的若干財物,為了感謝周王,也是為了紀念這次戰爭的勝利,多友便把周王賞賜給他的銅器鑄造成鼎,作為宴請那個賓朋好友的器具,是為多友鼎。
本文標題:揭秘公元前9世紀武公攻玁狁之戰是怎么發生的 -
戰史風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