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
    3. 當前位置:盤龍歷史網 > 戰史風云 > 宋金和尚原之戰簡介 和尚原之戰有什么意義

      宋金和尚原之戰簡介 和尚原之戰有什么意義

      2020-11-04 23:04:45 來源:盤龍歷史網

        宋金的和尚原之戰發生在1131年,戰爭的地點是和尚原,在中國歷史上頗具影響的一次戰爭,改變了歷史進程,宋軍對女真人的重創也是令金朝很久才得以恢復。

        金軍于1127年滅亡北宋后并沒有鳴金收兵,而是乘勢數次南下并進攻陜西,搶占了黃河兩岸許多地區,并曾一度深入江西、浙江等地。

        廣大愛國軍民在抗戰派將領的率領下,英勇頑強地抗擊金軍,迫使金軍退回江北。但以趙構為首的南宋統治者對金采取妥協求和政策,執行“先平內寇,然后可以御外侮”的錯誤方針,竟把主要兵力用來鎮壓農民起義軍,對待金軍則實行消極防御。

        即使如此,金軍面對日益成長起來的抗金力量也未敢輕視。金軍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從戰略上看,并無多大的優勢。

        金軍長途奔襲,戰線過長,所到之處都遭到南宋愛國軍民的英勇抵抗,傷亡慘重。奪占地區又不能鞏固,無法立足。種種跡象表明,單純用軍事力量,短期內不能滅亡南宋,金統治者遂采取“以和議佐攻戰,以僭逆誘叛黨”的策略。

        建炎四年(1130年),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劉豫的偽齊傀儡政權,統治今山東、河南和陜西地區,使之成為金宋間的緩沖地帶,作為其南方的屏藩,借以鞏固自己在北方的統治,消滅兩河一帶的抗金力量。為了從內部破壞南宋的抗金力量,放回降金的漢奸秦檜以作內應。與這種政治策略相適應,在軍事戰略上,由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把主要的軍事力量集中在陜西一線,準備從秦隴攻入四川,控制長江上流,然后順江東下,形成一個大迂回的戰略包圍圈,置南宋政府于死地。這一戰略就是要在東南取守勢,在西北取攻勢。金軍在這一戰略決策的指導下,在陜西方面先后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進攻。和尚原之戰就是其中較重要的一次。

        川陜是南宋的戰略要地,南宋于建炎三年授命張浚擔任川陜宣撫處置使,以抵御金軍在川陜的戰略進攻。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戰,宋軍數倍于敵的兵力由于指揮不力、將領臨陣脫逃等原因而全線潰退。宋軍撤退到興州(今陜西略陽)、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大散關(今陜西大散關)及階州(今甘肅武都)、成州(今甘肅成縣)等地,重行設防,以阻金軍。

        富平之戰失利后,和尚原成為金軍入川的主要障礙。和尚原是從渭水流域越秦嶺進入漢中地區的重要關口之一,屬川陜之首要門戶,位于寶雞西南20公里,其地勢之險要與大散關不相上下。和尚原對仙人關來說,有如通往四川的第一道關隘,它與仙人關共分蜀之險要,勢必固守。“和尚原最為要沖,自原以南,則入川路散;失此原,是無蜀也”。這時,吳玠、吳璘奉張浚之命,收集幾千散兵,擔任保衛和尚原的任務。金軍為了打通進入漢中的門戶,決定進攻和尚原。和尚原之戰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本文標題:宋金和尚原之戰簡介 和尚原之戰有什么意義 - 戰史風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2440.html

      相關內容推薦
      標簽:和尚原之戰
      與文章關鍵字相關的新聞
      戰史風云最新文章
      精華推薦
      熱門圖文
      私密饱满粉嫩
        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