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整一天,再沒有大的戰斗,飄渺游離的霧散去又起,一些殘樹枯枝在風里輕輕抖動,偶爾一聲冷槍把一只鳥驚得撲的一聲飛起。
我的懷里抱著的是一支射程一千五百米的狙擊步槍,通過瞄準鏡我可以看到距離射擊口七百米處橫七豎八的躺著七具幾乎一絲不掛的尸體,只有一具除外,因為她是女人。前方七百米處,有一條小道轉彎,地域開闊、視線良好,是狙擊的最好場地。一汪清澈的泉水就是橫尸遍地的理由。
一九八四年老山前線戰區,穿衣服的只有兩種人:一是營級以上軍官,二是女人。
我們部隊里沒有一線女兵,瞄準鏡里第一次見到了越南女人,她戴著斗笠,背著中國援助的蘇式AK沖鋒槍,拿著水壺,貓腰前進。也許那女人只是個衛生員,她冒死來汲水只不過是給瀕臨死亡的戰士清洗傷口。
在老山前線,我們有兩不打,女人不打,老百姓不打。猶豫的時候,越南女兵又往前行了幾十米,眼看就要進入射擊死角。
"女人也是敵人!"這是一個炮兵首長說的話。我咬咬牙,扣動了扳機,狙擊步槍發射時特有的悶響劃破了山谷短暫的寧靜,在瞄準鏡里我看到那個越南女人眉心中彈,子彈從她的后腦破殼而出,血漿、碎骨飛濺。
她的頭向后仰了一下,然后失去支撐的垂落在脖子上,接下來才是身體和腿象抽空了一般的失去力量,軟塌下來。
這一切,只發生在零點幾秒的瞬間。我不想要她的命,我不把殺女人當成可以炫耀的事情??晌倚枰氖w,準確的說,我是需要她的尸體擺在我的射擊范圍內。
二、我的身后也有尸體,那些殘缺不全、猙獰可怖肉身分別屬于班長楊明和戰友李真衛、黃堰南。昨天,我們還在一起甩那付已經兩寸厚的撲克牌,抽連長特意捎來的紅塔山香煙。今天早上,越南人又進攻了,經過大約半小時的戰斗,他們和平常一樣拖著十多具尸體退無功而反。
越南人的炮火準備炸斷了我們的電話線,奉班長的命令,我光著身體鉆出十八號貓兒洞前去查線。
我們駐守的那個小山頭,總共有一百多個象我們那樣的貓耳洞,中越陣地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洞穴是我們控制的,漫山遍野的地雷,你埋我也埋,最后誰也不敢保證這里有地雷或者沒有地雷。
在裸露的山體上出現的任何活物,你無法計算有多少個槍口在默默的注視著你,在你無法預計的時候,一顆微不足道的子彈會奪去你所有的一切。
從"四二八"奉命收復老山算起,我在十八號位駐守已經超過三個月了。對我來說,死早已經不是可怕的事情。
我的襠部和所有人一樣被熱帶雨林的濕熱折磨得不堪入目一團模糊,穿褲衩是折磨而又容易成為狙擊手目標的事情。每天仰望著陰森的洞口,感覺它象在不斷的發出嘲笑。
不知道越南人會在什么時候扔下來冒著死亡之煙的手榴彈或者爆破筒,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做出最快的反應是揀起來扔出去還是找最有可能的位置躲避。
每天都是在這樣的狀態中活著,以至于一直到今天,我也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妻子說我睡覺時候的樣子好嚇人。
對于一個已經不怕死卻又還不怎么想死的人來說,外出執行任務是最開心的事情,至少可以看見太陽,至少可以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
我象蛇一樣的滑行,尖銳的石頭和草屑很快把我剛剛結疤的檔部劃開,血留了一地。我不介意那種疼痛,至少它讓我感覺沒有那么癢。
忽然有機槍點射打在我的左前方,泥土濺到我的嘴里,我恨恨的罵了一句,繼續往前爬行。經驗告訴我:只要不是平射炮直瞄射擊,我光榮的可能性不大。越南人的炮彈不多,不超過五個人的時候,他們一般不那樣做。
接好了電話線我沒有立即回洞。
就在我享受戰地陽光、享受帶有硝煙的空氣的時候,越南人摸到了我們的洞口,扔下了足以致命的炸藥。轉眼間,山谷里槍聲四起,我一口氣射完了槍膛里所有的子彈,其他兄弟洞口的火力也雨點一樣的砸過來,戰斗由一點激發,連鎖的蔓延到整個戰區。
偷襲的三個越南人一個被我擊斃,被一個同伴拉著撤退,另一個則擔任火力掩護。越南人和我們一樣,哪怕是再搭上幾條人命也不會丟下戰友的尸體。
拉同伴尸體的越南人最后慌不擇路,跑進了雷區,連同他拉著的尸體被激發雷炸上了半空,彈片將他們大塊的切裂,然后落下,再激發其他的地雷,最后變成了碎片。擔任掩護的那個邊打邊撤,居然連滾帶爬的逃了回去。
洞子里,戰友李真衛、黃堰南,早已經四分五裂,頭和腿和軀干已經分離。班長還活著,血肉一團的在抖動,我趕忙靠近他。班長楊明的頭已經分不清楚五官,不停的冒著血,他的身上也被彈珠擊出無數的傷口,一時間,我不知道該捂住哪里。班長在我的懷里陡然動了幾下,終于不再動彈,連一句話也沒有留下。
三、圍尸打援真正經歷過戰火的人都清楚:國家機器把年輕的士兵驅趕上硝煙彌漫、血肉橫飛的戰場時,總會給他們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或為民族或為了祖國。這同樣也不僅僅是我們,敵人也是如此。
當戰斗真正打響,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時候;當最親密的戰友倒在你的懷里永遠不再回答你的時候......
生存與仇恨就是唯一的。于是,殘忍、殺戮、同態復仇也就沒有人計較。我要為身后那些已經成了一團血肉的戰友報仇!我要越南人血債血償!當時,我的心里就只有這些。
"圍尸打援"就是根據敵人不肯放棄同伴的尸體制定的,很長的時間里,在戰區、在國內被人津津樂道。當國家或者人處于某種需要的時候,人性的東西就被忽略了,當我利用越南人拼死搶救戰場上死難的同伴而進行狙擊時,沒有絲毫的愧疚。
第一個犧牲者留給我很深的印象,那是個勇敢而鹵莽的人,他瘋也似的沖過來,把尸體往肩上一扛就走,我看到了他的光屁股蛋兒,也看到了他的頭從尸體的腰間露出一角。我沒有半分的遲疑。槍響!越南人象木樁一樣的倒下。一切歸于平靜。
【核心提示】越南當局把中國說成是“越南的頭號敵人”,“要越南人民抵抗中國侵略者”。并造謠說:“中國抓了俘虜就殺,一個腦袋可獎500元。”“當了中國俘虜就只有死路一條,或被殺掉,或被活埋、剝皮,或被打毒針,打了針以后使人發瘋,幾天就死掉。”因此,越軍被俘后,敵對情緒嚴重,思想比較頑固。
197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時,昆明軍區在云南盤溪、羊街組建了兩個師級俘虜收容所,共接受越俘771人;在廣西省軍區建立第1、2、3、4、5俘管所,后來廣西省軍區又組建了6所,接受了湖南省軍區、廣東省軍區的第7、8俘管所。俘管所的主官是主任、政委,下設宣傳科、材料科、供管科、衛生所和3個俘虜隊,每個所編制官兵119人,共接受越軍戰俘995人,其中女俘117人,男俘878人,尉級以上軍官15人。1979年2月,我軍廣西、云南邊防部隊在自衛還擊戰中共殲敵4萬余人,俘敵1766人。1979年6月底,我國將越軍戰俘全部釋放完畢,俘管所全部解散。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結束后,中越邊境武裝沖突仍然時有發生,我軍經常在武裝沖突中抓獲越軍戰俘。于是,根據形勢需要我軍又成立了兩個戰俘營。1980年7月,廣西省軍區組建正團級外籍軍人收容所,代號54271部隊,共收容越軍戰俘66人,全部是男俘,軍官7人,士兵59人。此外,接受安置越軍投誠人員48人,其中軍官10人,士兵35人,民軍3人。1980年8月7日,云南省軍區在玉溪組建營級外籍軍人收容所,至1989年4月,共接受越軍戰俘94人。此外,接受安置越軍投誠人員24人,職務最高的是越軍一名少校、師副參謀長。我軍兩個外籍軍人收容所共接受越俘160人,90年代初全部釋放。
我軍與越軍交戰10余年間,共俘獲越軍戰俘1926人,軍銜最高的是被我軍導彈擊落的越軍371師921團第3飛行大隊大尉飛行員陳尊和少校、師副參謀長。越俘的主要成分是越南人民軍、民軍、公安兵和其他武裝人員。其民族構成主要是京族,其次是居住在中越邊境地區的壯、苗、瑤、岱依等少數民族。
越軍戰俘與美軍、日軍戰俘不同,據我軍戰俘管理人員介紹越軍戰俘的特點有3個方面:一是越軍長期處在戰爭環境和貧困落后的經濟條件下,養成了吃苦耐勞、勇敢善戰的習氣和頑強的生存能力。越軍建軍以來,從未間斷過戰爭,因此,戰斗骨干多,排以上軍官大多打過仗,實戰經驗豐富;越軍士兵多數在入伍前是民兵自衛隊員或在讀中學時受過初級軍事訓練,具有一定的軍事素質。越南士兵對生活要求不高,特別是來自農村的青年,每天能吃上三頓飽飯就很滿足了。二是越軍戰俘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和霸權主義思想。越軍戰俘盲目地認為越南“過去曾打敗過日本、法國、美國侵略者,現在已成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可以打敗中國”,并認為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控制老撾,是“履行國際主義義務”。三是受越南當局反華欺騙宣傳較深。據越俘反映,越南當局把中國說成是“越南的頭號敵人”,“要越南人民抵抗中國侵略者”。并造謠說:“中國抓了俘虜就殺,一個腦袋可獎500元。”“當了中國俘虜就只有死路一條,或被殺掉,或被活埋、剝皮,或被打毒針,打了針以后使人發瘋,幾天就死掉。”因此,越軍被俘后,敵對情緒嚴重,思想比較頑固。當然,許多越軍戰俘對胡志明時期中越友誼還留有美好印象,對中國人民在越南抗法、抗美戰爭中給予的無私援助,有著難忘之情。
為了加強對越軍戰俘的管理教育,我國政府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對越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問題的決定》,總政治部頒發了《關于管理教育越俘的意見》、《關于對越軍的俘虜須知》、《關于管理教育越俘的補充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為管理、教育、改造越俘指明了方向。
對越俘的宣傳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從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出發,高舉“和平、友誼、胡志明”三面旗幟,揭露越南當局的欺騙宣傳,消除疑慮,緩和敵對情緒。俘管所為越俘放映了《越南當局反華暴行》、《越南當局驅趕華僑紀實》和反映我軍優待俘虜的影片《光輝的勝利》,閱讀黃文歡所著的《越中兩國人民的戰斗友誼不可歪曲》、《回憶和胡主席在一起的日子》等書籍,演唱《越南--中華》的友誼歌曲,開展紀念胡志明活動,組織參觀工廠、農村、商店,看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許多越俘參觀后感慨地說:“中國東西多、又便宜,人民生活好,而我們越南越來越窮,人民越來越苦。”“政府講中國如何亂,人民如何苦,都是騙人的鬼話!”
對越俘的教育工作在戰場押送時就開始了。某團8連押送8名越俘到我軍駐地,路途98里,沿途盡是無人走的險山峽谷和原始森林,古藤雜刺盤根錯節。8名越俘中有4名傷俘,有的屁股受傷,有的腳受傷,行動非常不便。我軍戰士就扶著越俘一步步艱難地前進。翻譯走一路,對他們宣傳一路。衛生員定期為傷俘換藥。俘虜餓了,我軍戰士就掏出自己的干糧給他們充饑。
連隊在深山密林中轉了兩天,沒有碰到一滴水,恰好這兩天驕陽似火,戰士們個個汗流浹背,有的嘴唇干裂,流出了血。大家只好找來芭蕉心,擠出水汁,自己舍不得喝,先讓越俘解渴。有一種鳳尾草,吃起來甜里帶澀,水份很多,很解渴。戰士們拔了一把又一把,自己舍不得吃,讓給俘虜吃。越俘見我軍戰士同樣沒有水,卻把止渴的東西讓給他們,個個都很感激。為了減輕我軍官兵的負擔,他們也主動拔鳳尾草,有的拔了一口袋。第二天深夜部隊到了宿營地,全連百十號人只找到兩桶水。官兵們先給越俘每人打了一碗,并把僅有的十幾塊干糧送給他們吃。剩下的水,戰士們每人只分到一口。9班副班長看到越俘只有一條被單,睡在山邊容易著涼,馬上割來一大捆茅草,給越俘墊鋪,越俘連聲道謝。越俘阮太勝說:“你們太好了,在越南連當官的也沒有待我們這么好。你們放心,我們一定聽你們的話,跟你們到中國去。”最后一天開進,越俘也不用別人扶,拄著拐杖自己走,沒有一人掉隊。就這樣,8連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越俘的配合下,經過3個晝夜的行軍終于將8名越俘帶回了駐地。
在對越俘的教育中,我軍俘管人員還請當年掩護過胡志明的老人蘇忠良回顧往事,使越俘倍受感召。蘇忠良是我國坡縣平孟鄉人,1944年8月,胡志明在坡縣開展革命活動時,被法國軍隊包圍,在走投無路時,蘇忠良冒著生命危險把胡志明背上山隱藏起來,躲過了法軍的追捕。越南解放后,胡志明還請蘇忠良老人到越南參加國慶宴會。越俘聽了蘇忠良老人的回憶,紛紛寫感想、談體會:“沒有中國人民的真誠支援,越南革命不可能成功”。許多越俘含著淚說:“我們永遠不忘中國人民的恩情,要為維護中越人民友誼而做貢獻。”
我軍俘管所還為越俘辦好文娛室、閱覽室、放映室,組織運動會、聯歡會,開展各種娛樂活動。各俘管所為越俘購置了球類、撲克、單雙杠等文體器材,利用課余活動時間,廣泛開展文體活動,并經常組織各種比賽,給優勝者發獎品,深受越俘的贊賞。
5月19日,是胡志明的生日,俘管所專門舉行了“紀念胡志明活動”,組織越俘觀看毛澤東和胡志明友好往來的紀錄片,召開中越友誼的座談會,越俘們非常滿意,深情地說:“中國這樣尊重胡伯伯,處處以中越人民友誼為重,這足以說明中國的立場政策沒有變。”
我軍對越軍戰俘的生活和醫療也精心盡力。為了照顧越俘的生活習慣,安排好越俘的生活,俘管所經濟委員會定期開會征求越俘對伙食的意見,并采取措施進行改進,每天派一名越俘到伙房值班,協助我軍炊事人員改善伙食,使伙食越辦越好,遣返時越俘體重普遍增加,最多的達十公斤。
俘管所還設置了供應點,讓越俘自由選購日用品。越俘剛到俘管所時,由所里統一發香煙、水果等實物,后來俘管所與駐地附近的商店掛鉤聯系,在俘管所設立了流動生活用品供應點,發給越俘購貨本,讓他們按每月規定的津貼費選購自己喜愛的食品和日用品。在臨近釋放時,供應點還特地為他們增添了在越南短缺的物品,如手電筒、花布、鋼筆等,很受越俘歡迎。一名越俘說:“在國內當兵,每月發的錢還買不到兩盒煙;在中國當俘虜,不但吃飽穿暖,給的零花錢還可以買那么多東西,真是做夢也沒想到的。”
做好越俘的衛生防病和傷病俘的治療也是俘管所的一項重要職責。俘管所每接受一批越俘,都組織醫務人員對俘虜進行全面體檢,給傷病俘及時的治療。對重傷、重病越俘,轉送我軍戰俘醫院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越俘給予特殊關照。越軍一名姓黃的士兵受傷后被越軍遺棄在陣地上,當時傷口嚴重感染、潰爛,被送到俘管所后,我軍醫務人員立即為他檢查治療,每天給他打針換藥;他自己不能動手吃飯,我軍醫務人員就一口口地喂他。他感激地說:“我為越南政府賣命,負了傷卻不管我,要不是中國軍隊,我這條命是死定了。”
最令越俘感動的是組織他們學習謀生技能,這一舉措也受到了國際紅十字會參觀團的贊揚。越俘文化程度很低,小學文化程度僅占30%,其余為文盲、半文盲。收容所將他們分為文盲、半文盲、初小三個層次,由我軍翻譯分層次包干進行教學。
對文盲越俘從識字、拼音開始,學會用詞造句。每周學習3次,每次3至5小時。經過1年的學習,大部分越俘能認500至1000個字,一半人能看報、寫簡單的書信和感想。
本文標題:反擊戰:越女兵的尸體為何成了制勝的法寶?
- 戰史風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