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易幟是1928年12月29日發生的一起重大事件,此次事件對于日本想要統治中國來說是一種打擊,據悉,東北易幟雖然只是實現了當時中國在名義或形式上的統一。但是但就這一點來說就夠了,知曉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在哪個時期是出于什么背景的,當時,日本想控制中國的東北山省可惜,前面有一個東北王張作霖擋著,皇姑屯事件后,張作霖雖死了,可是張學良還在,在種種原因下,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那么,知道張學良東北易幟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嗎?
東北易幟的歷史背景:張學良為何要東北易幟?
皇姑屯事件是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的背景之一。
據悉,皇姑屯事件后,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被炸死,張作霖死后,他的兒子張學良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國民政府勸說張學良改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日本為把東北變為它的殖民地,威逼張學良在東北“獨立”,借向張作霖吊唁之機,派人到沈陽,威脅張學良說:"如果中國東北不聽日本勸告,而與暴動的南方達成妥協之類事情,為了維護我國既得權利,則將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動”。并聲稱:日本政府對于東北易幟一事,一路要干涉到底。同一天,日軍在沈陽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向張學良再三示威。
當然了以上只是促使張學良東北易幟的背景之一,第二個原因是當時的國內局勢。
據悉,1928年4月,國民政府開始第二次北伐,國民革命軍迅速占領了山東和平津一帶。對于東三省,蔣介石擬采取和平手段交涉,以實現全國的統一。張學良此時也在考慮東三省的前途。6月4日,張作霖在北京撤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炸死。年僅27歲的張學良受這一突發事件的刺激,更堅定了把日本軍閥驅逐出東三省的決心。期間,國民政府曾派孔繁蔚與張學良秘密會談,雖沒有完全達成協議,但對易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文標題:東北易幟的歷史背景:東北易幟是怎么發生的 - 戰史風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