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相,生卒年不詳,夏朝君主,在位28年。 相為了抵御寒浞,由商丘搬到斟灌氏暫住。澆率兵攻斟灌氏,相提前得到消息,率宮眷群臣,搬往帝丘。后被寒浞的兒子澆攻破都城而自刎,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而姒相是誰的兒子呢?姒相有什么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姒相是夏朝第五任皇帝,姒相又稱相安、后相。姒相的祖父是夏王朝二任王姒啟,父親是四任王姒仲康,三任王姒太康是他的伯父。姒相出生在夏朝啟二年,出生在夏都斟尋(今河南偃師市東北)并且在那里長大。他從小就聰明好學,喜歡讀書練武,深得父母喜愛。
姒相在姒中康病死后繼位,相繼位時,年齡還很幼小,因后羿帶兵進逼,相被羿趕出夏朝都城,都城遷至商丘。那時商部落已遷徙到西北,于是商丘便成了夏朝的帝都。此時相的勢力雖然弱小,但有先祖夏禹功德在民,依然有一部分諸侯遵奉相的命令,特別是得到了同姓諸侯斟灌氏、斟鄩氏的支持。
姒相元年到七年,夏朝的威望在姒相的統治下逐漸回復,帝相八年,竊取夏王朝半壁江山的有窮首領妘后羿被他的義子寒浞殺死。寒浞霸占了后羿年輕貌美的妻子純狐,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一說后羿是被他的妻子純狐與寒浞合謀殺死)。

帝相九年,姒相經過八年的治理整頓,夏朝的國力漸強,各諸侯國的進貢和國內百姓交納的賦稅,使偏居一隅的夏王朝又富強起來。這時候姒相忽然覺得帝丘都城太小了,宮室也過于簡陋,實在不堪為都;而且帝丘的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對中原地區的管理。因此,他和大臣們商議后,便下令征調各地的工匠和民夫前往山東,在同姓諸侯斟灌氏的封地營建一座新的都城。新建的都城在相是以年竣工,歷史一年多。
相帝十七年(辛卯,公元前2130年)初秋,姒相命大司馬相土領兵聯合斟灌氏與斟尋氏兩大諸侯共同討伐寒國,相土為中軍司馬,斟罐氏首領開甲為左軍司馬,斟尋氏首領木丁為右軍司馬。夏王朝三路大軍同時逼進寒國的邊境。但是,寒浞早有準備,他與兩個兒子分別各率一軍迎戰夏王朝的三路大軍。夏軍見寒國軍隊陣容強大,不敢貿然進攻。雙方各守陣營相持了十余日。時值雨季,陰雨連綿,天氣十分惡劣,士兵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夏軍的幾位首領恐作戰失利,便商議收兵回國了。這次出征之后,姒相曉得了寒軍的厲害,便打消了討伐寒國的念頭。他覺得這樣各守疆域互不侵犯也沒什么不好,又何必為了爭奪天下讓許多無辜的人去流血呢!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姒相不想打仗,可是寒浞卻非要獨霸天下。他不甘心只有半壁江山,他要滅掉夏王朝,統一全中國。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相二十七年,姒相死,相死,寒浞篡奪王位,使夏朝中斷了40年。姒相死后,夏后氏亡國四十年。四十年后,姒相的兒子姒少康滅掉寒國,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本文標題:夏朝皇帝姒相是誰的兒子 解析姒相的故事 -
文史百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