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
    3. 當前位置:盤龍歷史網 > 文史百科 > 出爾反爾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出爾反爾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2020-11-04 23:50:21 來源:盤龍歷史網

        出爾反爾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孟子和鄒穆公。出爾反爾這則成語的原意是你怎樣對別人,別人也怎樣對你?,F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復無常。“爾”指你,“反”同返?!境鎏帯浚哼@個成語來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孟子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漢族,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鄒穆公簡介

        鄒穆公和孟子為同時代人,其在位時間大約為公元前382―330年之間。他是邾婁(后為鄒)國除邾文公籧篨之外最為時人及后人稱頌的英明君主。

        出爾反爾的歷史典故

        戰國時,有一年鄒國與魯國發生了戰爭。鄒國吃敗仗,死傷了不少將士。鄒穆公很不高興,問孟子道:“在這次戰爭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殺死了三十三個,可是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去拼命的,他們眼看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可恨得很。要是殺了這些人吧,他們人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卻又十分可恨。您說該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記得有一年鬧災荒,年老體弱的百姓餓死在山溝荒野之中,壯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糧倉還是滿滿的,國庫也很充足,管錢糧的官員并不把這嚴重的災情報告給您。他們高高在上,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殘害百姓。”

        孟子在回顧了這辛酸的往事后,接著又說:“您記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說過的話嗎?他說,要警惕呀!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個報復的機會,就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待那些長官了。” 孟子最后告訴鄒穆公說:“所以,大王不要去責怪他們、懲罰他們。如果實行仁政,您的百姓就會愛護他們的長官,并且愿意為他們獻出生命。”


      本文標題:出爾反爾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 文史百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3908.html

      相關內容推薦
      標簽:成語故事
      文史百科最新文章
      精華推薦
      熱門圖文
      私密饱满粉嫩
        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