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意思是: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蕭何,敗事也由于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境鎏帯浚骸毒劳ㄑ?middot;王嬌鸞百年長恨》:“始終一幅香羅帕,成也蕭何敗蕭何。”
蕭何是誰?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
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后,他輔佐漢惠帝?;莸鄱?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謚號"文終侯"。
關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歷史典故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后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韓信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后以謀反罪名殺于長樂宮鐘室。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