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學的主題是生死、游仙和隱逸
這一主題是與文人們悲觀和放達的感情基調是一致的。生死的主題,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如何面對生與死等,如曹操的《短歌行》。游仙的主題,主要是想像神仙的世界,表現對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對長生的愿望,如曹植的《游仙詩》等。隱逸的主題,主要是向往和歌詠隱逸的生活,以及招隱與反招隱。如陶淵明的就有大量的描寫隱逸生活和表現隱逸思想的作品。他把這一主題的創作推到的登峰造極的地步。2、文學的感情基調表現為悲觀和放達
這一時期的文人,有許多都被莫名其妙地卷進了政治斗爭的旋渦。他們中有的受到排擠、壓制,有的受到迫害甚至殺頭,有的生活在戰亂之中,這些遭遇使他們感覺到自己對社會、對自我都無能為力,表現在這些人身上,有的是悲觀絕望,而有的則是用放浪形骸的行為來發泄無望的情懷。這樣,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形成了悲觀與放達的感情基調。3、文學中滲透著儒學、玄學與佛學思想
這一時期,國家處于長期分裂狀態,戰爭連綿不斷,人民的流離失所,一方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廣大人民生活十分艱苦。另一方面,也使得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玄學、儒學、佛學并行,這就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和滲透到文學創作中來。如在東晉詩壇上占據了百年之久的玄言詩,就是玄學對文學影響結果。4、文學中反映了寒門之士的抑郁不平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社會動蕩不寧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點則是門閥制度。kk歷史網相關推薦:
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魏晉南北朝詩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