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
    3. 當前位置:盤龍歷史網 > 文史百科 > 日暮途遠的主人公是誰?日暮途遠有什么歷史典故

      日暮途遠的主人公是誰?日暮途遠有什么歷史典故

      2020-11-04 23:53:30 來源:盤龍歷史網
          成語日暮途遠的意思是什么?成語日暮途遠的意思是指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那么,成語日暮途遠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日暮途遠出自何處?日暮途遠有什么歷史典故?

      日暮途遠的主人公是誰?日暮途遠有什么歷史典故

          成語日暮途遠的主人公是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本楚國椒邑(一說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一說安徽省全椒縣)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成語日暮途遠出自何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日暮途遠有什么歷史典故

          春秋時,楚平王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的師傅伍奢和他的大兒子伍尚。而后,有為了斬草除根,派人去把他的兩個兒子都叫去,說是這樣一來,就可以饒伍奢不死。長子伍尚明知道有殺身之禍,但他還是去了;第二個兒子伍子胥卻毅然的出走,忍受了不少的辛苦,克服了許多的困難,終于逃離了楚國,而到達了吳國。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因逃得快,才幸免于難。
          伍子胥報仇心切,就幫吳國訓練軍隊,并且教導他們聯合起來去攻打楚國,這樣經過了十多年,終于帶領吳軍打到了楚國的國都郢。這時候楚平王已死,伍子胥背著父兄之仇,掘開了墳墓,打開了棺材,拖出了楚平王的尸體,親自用鞭子狠狠的打了尸體三百下。他的老朋友申包胥知道了這件事,非常的不滿,就叫人送信去責備他報仇也實在報得太過分了。伍子胥便以這封信來回答他。
          此后,“日暮途遠”或者是“日暮途窮”這句話,來比喻人處在窘迫的境地中,實在沒有一點解救的辦法。 

      kk歷史網相關推薦:

          磨杵成針的主人公是誰?磨杵成針有什么歷史典故
          南山可移的主人公是誰?南山可移有什么歷史典故
          萍水相逢的主人公是誰?萍水相逢有什么歷史典故




      本文標題:日暮途遠的主人公是誰?日暮途遠有什么歷史典故 - 文史百科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4590.html

      相關內容推薦
      標簽:
      與文章關鍵字相關的新聞
      文史百科最新文章
      精華推薦
      熱門圖文
      私密饱满粉嫩
        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