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反映的內容是清末一場大水災之后,清地方政府所能采取的賑災行動及老百姓力所能及的自巖行為,災民數量之大、受災地域之廣、災民生活之慘,苦難之深重,均是十分罕見的。從這組照片上,可以看到當年最真實的社會表情,大家在為自己活在新時代而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應該為活在舊中國的苦難的人們而難過吧,可能其中就有你的祖輩。
任何災難,最受苦的首先是老百姓,而最最受苦的是孩子。下面這張照片是大水災無助之后無助的母親抱著可憐的孩子,在等待就診,也許她們的孩子正在感冒、發燒——
水災發生后,為了活命,大家推著車子,帶上全部家當,拖著家口,背井離鄉——
這張照片也許是災民在等著吃大戶,也有穿著很體面的人,他們也許是施舍的人——
通過水路逃荒自救的災民——
地方政府也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災民集中的地方建了簡易圍棚供他們臨時居住,這樣也有利于社會管理。下圖為住在“申字圍”的災民——
地方政府也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災民集中的地方建了簡易圍棚供他們臨時居住,這樣也有利于社會管理。下圖為住在“巳字圍”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