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
    3. 當前位置:盤龍歷史網 > 傳統文化 > 秦朝貨幣半兩錢 解析秦朝錢幣秦半兩錢的特征

      秦朝貨幣半兩錢 解析秦朝錢幣秦半兩錢的特征

      2020-11-05 00:07:28 來源:盤龍歷史網
          導讀: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政權,它是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掉關東六國中的最后一個國家——齊國,而完成了統一大業。秦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嬴政確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廢謚法,以世計,自稱始皇。國家一切政務皆取決于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從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


      秦始皇

          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自己鑄行貨幣,齊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蟻鼻錢,燕有明刀,韓有方足布,趙有尖足布,魏有橋足布,秦有圜錢等等。錢幣形狀各異,輕重不一,并且有優有劣,換算困難,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秦始皇被后世稱為“千古一帝”,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偉大的政治家。他出于國家統一的需要,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最終統一了全國的貨幣。
          秦始皇下令廢除原各國的舊幣,以秦幣為基礎推行新的貨幣制度。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半兩其形制仿玉璧紡輪的圜錢形制而來,方孔圓形,逐漸成為中國制錢的規定模式。
          秦始皇不僅對貨幣的質、量、形、用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集中了錢幣的鑄造權,嚴禁私人鑄錢。實際上秦半兩在鑄造技術方面并沒有超過先秦各國的銅鑄幣,它的流通信譽是靠國家的法律來維護的。云夢竹簡《金布律》記載:“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錢善不善,雜實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秦朝貨幣半兩錢

          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錢的時候就把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錢不鑄地名,正是鑄幣發行權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幣制,一方面廢除各大小諸侯的舊幣,另一方面嚴禁民間私鑄,鞏固加強國家的鑄幣權和發行權,這也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最重要的措施。
          古錢學家丁福保曾有詩詠秦半兩:“千秋唯有長城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莫道區區僅半兩,曾看劉項入咸陽。”
      本文標題:秦朝貨幣半兩錢 解析秦朝錢幣秦半兩錢的特征 - 傳統文化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4889.html

      相關內容推薦
      標簽:
      與文章關鍵字相關的新聞
      傳統文化最新文章
      精華推薦
      熱門圖文
      私密饱满粉嫩
        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