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
    3. 當前位置:盤龍歷史網 > 傳統文化 > 漢朝女性發式文化: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漢朝女性發式文化: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2020-11-05 00:07:54 來源:盤龍歷史網
          漢朝,作為歷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其思想取先秦百家之精華而不斷被完善,同時也是東漢和后世朝代思想的基礎和參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無法取代的承接性作用,對古代服飾文化體系的研究也至關重要。

      漢朝女性發式文化: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那么,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西漢女性的發式通常為挽髻。早期,女性發式主要為背后或頭后挽髻,背后挽髻并留出一縷的發式在當年也曾盛行一時,例如較為聞名的“墮馬髻”。墮馬髻的挽結方式為:將頭發中分為兩股,再將其至頸后合為一束,挽髻之后將結固定于人體背部的位置,并在髻中抽出一綹頭發自然下垂,因為其形狀酷似于人從馬上跌落后發髻松散飄逸而得名,同時這也是墮馬髻的基本特征。發展到西漢和東漢交替時期,墮馬髻這一發式的流行程度逐漸減退,到東漢時就基本上不見蹤影了。
          西漢中期,女性發式逐漸轉以頭后挽髻為主,到了中晚期,女性發式開始出現了頭頂挽髻。西漢晚期,女性發式向著主要在頭頂挽高髻的方向發展。漢代,挽髻的樣式除“墮馬髻”外,還有“垂云髻”、“迎春髻”、“飛仙髻”等。

      漢朝女性發式文化: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漢代貴族婦女的發式十分考究,假發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的西漢女尸上,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發髻:由綴加假發梳成的盤髻。梳理時將假發續接在真發之下,然后反轉上來盤到頭頂上,形成高髻,再用發笄插入固定。

      漢朝女性發式文化: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下層婦女的頭式則相對簡單的多。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女侍俑的發式就比較簡單。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前額中間將頭發平分成左右兩部分,然后向后梳成一縷,在腦后部折平,向上挽回,然后在頭頂平展成一個發結。一類是在前額將頭發分成兩部分,向后梳到后背,在垂尾處挽成一個垂髻,下面接上假發,垂到臀部。
          縱觀西漢女性發式的發展可將其發展規律總結為:發髻由低到高的轉變。西漢早期的女性發式主要為背后或頭后挽髻。西漢中期,女性發式逐漸轉以頭后挽髻為主,到了中晚期,女性發式開始出現了頭頂挽髻。西漢晚期,女性發式向著主要在頭頂挽高髻的方向發展。西漢貴族女性發式伴隨著整體女性發式而變化發展,但突出于平常女性發式,貴族女性發式更為簡潔、大氣,不多余、雜亂,由此表現出西漢以“簡樸為美”的審美文化特質。
      本文標題:漢朝女性發式文化:漢朝的發式文化有何特點? - 傳統文化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4985.html

      相關內容推薦
      標簽:
      與文章關鍵字相關的新聞
      傳統文化最新文章
      精華推薦
      熱門圖文
      私密饱满粉嫩
        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