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中國漢民族文化傳統工藝之一,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據說,蘇繡起源與蘇州,蘇繡由此而命名,在兩千零六年五月二十日,蘇繡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么,你知道蘇繡的起源及發展嗎?揭蘇繡的起源及蘇繡的發展史。
蘇繡的起源
蘇繡,是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而蘇繡發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根據文獻記載,蘇繡起源于蘇州,創始的年代也很早,而且也是始于服飾。
東漢劉向的《說苑》日:“晉平公使叔向聘于吳,吳人飾舟以送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繡衣面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根據觀察,晉平公的使節訪問吳國時,蘇州已是吳國國都。這說明,在公元前6世紀,蘇州已經有“繡衣”和“錦衣”了。作為藝術欣賞品畫繡,則是從蘇繡開始的。
據晉代王嘉的《拾遺記》記載,三國時,“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形陣之象。趙夫人日:‘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于方帛之針絕,寫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于吳主。時人謂之針絕。”這幅山川地形軍陣圖,可視為我國刺繡藝術欣賞品的開端。之后,見于記載有齊、梁的刺繡錦裙和法被。東吳建都建業。齊、梁建都建康。建業和建康都是今天的南京。從歷史的記載可知,這時的蘇繡已經不限于蘇州地區了。蘇繡已經在廣大江南地區發展了。
那么,蘇繡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關于蘇繡制作的記載,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蘇繡,其風骨神韻在隋唐時期就已奠定基礎,迨至宋元其基本枝法與特色已漸趨形成,明清以降蘇繡藝術開始走向成熟。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臺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繡用于服飾。
三國時代,吳國已將用于服飾。
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在方帛上繡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繡萬國于一錦”之說。晉王嘉《拾遺記·吳》:“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趙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方岳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寫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於吳主,時人謂之‘針絕’。
kk歷史網相關推薦:
南北朝瓷器:簡述南北朝瓷器工藝特點及藝術成就
圍棋的歷史:圍棋是誰發明?圍棋起源于哪個國家?
象棋的歷史:象棋是誰發明的?揭象棋的起源及發展
本文標題:蘇繡的歷史發展:簡述蘇繡的起源及發展 - 傳統文化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