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資料是由(盤龍歷史網www.too200.com)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布的內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母親為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鈕祜祿氏,名不詳,曾祖父為乾隆朝駐藏將軍成德, 祖父為穆克登布,父親為清朝蘇州駐防將軍、乾清門二等侍衛、世襲二等男爵、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頤齡,滿洲鑲黃旗人。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寧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豐帝的生母。
父親為清宣宗愛新覺羅·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綿寧,即位后改為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母為孝淑?;屎笙菜D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咸豐皇帝簡介
早期經歷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圓明園,為道光帝第四子,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筆,立其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
登基為帝
奕即位后,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其時,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于廣西,不久,進軍湖南、湖北,咸豐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改稱天京,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興師動兵,強占中國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咸豐皇帝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于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他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余年、貪位保榮、妨賢病國的穆彰阿,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咸豐六年(1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占廣州。咸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臺,進迫天津。咸豐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國、美國、法國、俄-國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
列強不滿足于《天津條約》規定的權利,蓄意重新挑起戰爭。咸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咸豐九年(1859年),在英國蓄意挑起的大沽口沖突中,英法侵略軍被擊敗。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進攻北塘,咸豐帝在清軍與英法聯軍激戰之時,竟令清軍統帥離營撤退,大沽再次淪陷。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隨即向北京進犯。咸豐帝派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與英、法議和。英法聯軍以和談為掩護,繼續組織對北京的進攻,在通州八里橋擊敗清軍后,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留京議和。奕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并批準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承認了咸豐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