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和蔣介石都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著重要地位的人,張作霖由土匪發家,做成軍閥,甚至還有宏愿要統一東北。蔣介石“囊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更是聞名中外,最終退到臺灣,去耕耘手中僅有的小島。張作霖對張學良的教育可以稱得上是嘔心瀝血,為張學良找個好老師費盡心思。而張學良和蔣介石最大的關系還是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之后,張學良又被蔣介石軟禁了幾十年。
蔣介石和張作霖對張學良有什么影響?
張作霖和蔣介石兩個人都是對張學良一生影響至深的人,張作霖是其父親,民國初期東三省的實際統治者,是張學良能夠成為“少帥”的奠基石,而蔣介石與張學良的關系更為復雜,是戰友、把兄弟、上下級、刀兵相見的仇敵,還是張學良被困半生的直接制造者。對此兩人,張學良感觸頗深,張學良晚年在會見自己的侄女張閭蘅時,曾經用一句話評論此兩人:
“你爺爺(張作霖)是一個有雄才沒大略的人,蔣介石是一個有大略沒雄才的人。”
雄才大略,一個詞語評判了近代中國史上的兩個風云人物。雄才大略一詞始出于《漢書·武帝紀贊》:“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雄才大略意為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謀略,分開來解釋的話,雄才是武,大略是文。雄才是武,是果斷的執行力,領導力,掃平天下的英雄氣魄;大略是文,是謀略,是布局長遠,放眼天下的智慧。一個人有勇無謀,無非是員猛將,運氣好點,跟對領導,也能成就一番事業,而有謀無勇,則可能只能當一個帳內謀士,無法領導群雄,創立天下。
古往今來,豪杰無數,稱得起雄才大略四字的人卻寥寥可數。漢武帝是雄才大略一詞的“創始人”,自然算一個,在我看來唐太宗李世民算一個,康熙也算一個??赡芎芏嗳藭€回想起曹操,曹操90%接近雄才大略,差那10%是因為他沒完成三國統一,另外劉備有雄才,諸葛亮有大略,兩位搭配著也三分了天下。
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在金庸的《神雕俠侶》中也曾明確提到:金輪法王道:“楊兄弟,我帶你去見一個人。此人雄才偉略,豁達大度,包你見了心服。楊過道:“是誰?”法王道:“蒙古王子忽必烈。。” 忽必烈曾經橫掃亞歐,征服四海,元朝版圖之大,曠古未有,說到雄才大略,忽必烈當然也得算一個。
如果以漢武帝、唐太宗、忽必烈、康熙為雄才大略的標準,對比文治武功,張作霖和蔣介石自然相形見絀,稱不起這四個字。但張蔣二位也不是完全的無大略或無雄才,準確點應該是雄才中略,或者中才大略,但即使是中略或中才還是要超出普通人很多的,雖然都未開創統一盛世,但一個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位統治者,號稱“東北王”,另一個是中華民國統治者,都堪稱一代梟雄。
雄才與大略,換做現代一個流行的說法就是“執行力和決策力”,這兩項就究竟哪個更重要一些,成大事者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但一定要比較的話我覺得還是大略更重要一些。如果大略(決策)一開始就錯誤的話,你
再有雄才(執行力),也是“南轅北轍”,超強的執行能力遇到錯誤的決策只會更加放大錯誤,讓你錯的更厲害。
kk歷史網推薦: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愛情故事:一世情緣完美落幕
張學良與郭松齡是什么關系 他們亦師亦友?
本文標題:張作霖和蔣介石 這兩人誰對張學良的影響比較大 - 風云人物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