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是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不僅是他的才華,還有他的死亡?!度龂萘x》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深入人心,但史料記載卻混亂。那馬謖怎么死的?
當馬謖失街亭時,丞相痛哭流涕,這個故事千古流傳。它塑造了一個傲慢的形象(馬謖)和一個整肅軍紀(諸葛亮)的形象。書中講了一個故事:馬謖是蜀國大將,軍事才能過人,深受賞識。馬謖掌管街亭這個戰略要地,當時魏國也想得到,于是派張郃攻打。馬謖自以為是,不聽諸葛亮的調度,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排兵布陣,直接導致了蜀軍的失敗。街亭淪陷,馬謖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并不是說如果你輸了就必須死,只是馬謖的死是不可避免的。他不僅違反了軍法,而且他還是諸葛亮所賞識的人。街亭對蜀和魏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失去街亭對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諸葛亮別無選擇,只能殺了馬謖,目的是安撫執朝廷,起到嚴肅軍紀的威懾作用。
馬謖臨死前,他知道自己的錯誤并懺悔,但為時已晚。他對諸葛亮說:“此次街亭失守,皆因我不聽調度,招致兵敗。丞相欲將我斬首,是我罪有應得,我沒有怨言?!?/p>
諸葛亮不是鐵石心腸,看到馬謖這樣說,他立即老淚縱橫,但是沒有辦法,免死不能服眾,這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由來。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名著,但畢竟它也是一部小說。既然是小說,難免會有一些虛構的情節,那么馬謖怎么死的?真的如小說中所寫的那樣嗎?
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馬謖之死有三種結局,這來自自于《三國志》的記載。
第一種:諸葛亮處決了馬謖
這種觀點是主流觀點,史料記載也很清楚?!度龂局T葛亮傳》和《王平傳》都支持這個說法。而在《王平傳》中,也有記載說諸葛亮還誅殺了張休、李盛等人。
第二種:馬謖死于獄中
這個說法主要來自于《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中所列的《馬謖傳》,這是馬謖的傳記?!爸q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有人把其中的“物故”解釋為病故,并斷定馬謖死于獄中,而不是諸葛亮殺的。
第三種:馬謖成功逃脫
《向朗傳》記載馬謖出逃,但向朗沒有報告,因此也受到了諸葛亮的處罰,被關押了一段時間。這個觀點和主流觀點差異較大。因此,也引起了古代史家的爭議。
《三國志》給出了馬謖的三個結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三個結局,馬謖怎么死的?應該相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