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
    3. 當前位置:盤龍歷史網 > 歷史解密 > 端午節為什么叫粽子節?粽子節的來源是什么?

      端午節為什么叫粽子節?粽子節的來源是什么?

      2022-11-18 13:42:22 來源:盤龍歷史網

        端午節也叫粽子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屈原傳統的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所以有人稱之為粽子節。那么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其實粽子節并不是端午節的專有名詞,只是現在有人用粽子節來指代端午節。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所以有人稱之為粽子節。其實粽子節并不是端午節的專名,只是現在有人指它而不是粽子節。

      粽子節.jpg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正午節,據說是古代中國的偉大詩人和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的日子。兩千多年來,農歷五月初五已成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醫生、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入侵楚國首都的消息,悲痛欲絕。他毅然寫下自己的杰作《懷沙》,投身汨羅江,為國捐軀。沿河的人們帶領船只爭奪救助,沿著水喚起靈魂,把粽子扔進河里以避免魚蝦吃掉他的身體。這種習俗已經持續了兩千多年。

        幾千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一直深入人心。人“惜而哀之,言其言,傳其言”。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粽子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的影響越來越大,始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端午節逐漸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粽子節1.jpg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

        戰國時屈原是楚國人,后來楚國的國王是楚懷王,在戰國七雄的形勢下,秦國的實力通過商鞅變法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其他大國不甘落后,在變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楚國,君主楚懷王,非常信任屈原,讓屈原主持起草國家法令,而屈原的政治路線是主張政治改革,與其他強國共同防范和對抗秦國。在屈原變法的過程中,楚國國力越來越強,越來越被楚懷王賞識,只要是變法,都會觸動一些舊貴族的利益,他的重用也會被別人羨慕,于是舊貴族紛紛反對屈原變法。一些政客甚至在楚懷王,面前誹謗屈原,因此屈原和楚懷王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遠。

      屈原

        頃襄王上位后,屈原不主張抵抗秦國,向他扔雞蛋只會自殺。最重要的是保存他的實力,讓自己強大起來。聽到奸臣的謠言,王慶祥對楚國,不忠,所以他解除了屈原的官職,被流放到南方。

        屈原一直懷有為國家服務的野心,這使他非常難過,所以他跳進河里,在汨羅江自殺了。一些當地的漁民發現了這一點,以紀念屈原。起初,他們把谷物扔進河里,發現它們被一些魚和蝦吃掉了。之后,他們將谷物包裹在葉子,扔進河里。此后,它們演變成端午節的起源,以吃粽子、吃鴨蛋和賽龍舟的形式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本文標題:端午節為什么叫粽子節?粽子節的來源是什么? - 歷史解密
      本文地址:www.too200.com/news/8731.html

      相關內容推薦
      標簽:屈原 粽子
      歷史解密最新文章
      精華推薦
      熱門圖文
      私密饱满粉嫩
        1. <menuitem id="6x17v"><video id="6x17v"></video></menuitem>
          <tr id="6x17v"></tr>

        2. <noscript id="6x17v"><nobr id="6x17v"><ol id="6x17v"></ol></nobr></noscript>
          <noscript id="6x17v"></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