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驥,字尚德,郯城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科舉鄉試中舉。入國學學習三年后,授戶科給事中。市場管理部門盤查商販旅客,搜查極細極嚴,因驥奏請而停止。不久被告發違紀而免職?! 〗ㄎ臅r,被薦舉任新鄉知縣。他在該縣招撫流民,給他們農具,從而返鄉復業者數千人。母親去世,驥辭官歸家守喪,該縣官民相繼四次奏請留任,朝廷未準。永樂初,守喪期滿,改任東安知縣。在任職期間,凡有害于百姓的事,立即請求朝廷廢除。侍郎李昶等均薦舉他,提升為刑部郎中。奏陳的十余事多被采納。后因違法下獄,被貶到保安服役?! 『槲鯐r,朝廷下詔求賢,李驥被舉薦為御史,他陳奏治國利民十事,被仁宗采納。宣德五年(1430)巡視倉場,軍士高祥偷盜倉糧,驥逮高祥審問。高祥的父親散布流言,說高祥與張貴等一同偷盜,驥因受張貴賄賂,故只治高祥之罪。刑部侍郎施禮據此論驥死罪,驥上章申辯,仁宗認為:“御史既擒盜,怎肯受賄!”命施禮與都察院再審,果知驥遭冤枉。帝斥責施禮而恢復李驥的官職。這年十一月,皇帝選擇廷臣二十五人出任郡守,驥受任河南知府。他在河南政績十分突出。該府境內多盜,驥設立火甲制:一戶被盜,一甲賠償。查獲犯者,在其門上大書“盜賊之家”字樣。他撰《勸教文》,宣揚教化,從此人們都改正不良行為,使境內道不拾遺。河南府境內有伊王府,伊王多次以私事托他,驥不從。王府太監及校卒虐害百姓,受到驥的制止。這些使伊王府對驥恨之入骨。冬至那天,命驥在四更時分去王府陪王行禮。驥如期到達,伊王誣他遲到,把他捆綁起來,第二天才釋放。驥將此事上奏,皇帝大怒,致書譴責伊王,并令將府中承奉、長史、典儀等吏都逮捕審訊。
歷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人物朝代、地區索引:上古隋朝民國夏朝唐朝五代十國商朝宋朝春秋戰國元朝秦朝明朝漢朝清朝三國晉朝南北朝周朝其他朝代遼朝金朝近代現代